梅墨生(1960年—2019年6月14日),出生于河北,号觉公。斋号为一如堂。书画家、诗人、学者、太极拳家、教授、研究员。中医影响世界论坛副秘书长,中国武术七段,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,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顾问。
2019年6月14日,梅墨生因病去世。
梅先生一生注重养生,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过许多养生经典理论文章,教育大家注意养生。享年59岁,还未到退休年龄,和中国人均寿命76岁差距一个“青春少年”的时长。
他原本并不为大众所知,却因为“养生大师”“太极大师”与过早逝世联系在一起,吃瓜群众陷入无尽的思考。
早年有一个健美操教练马华早逝的事情,又被网友翻出来。当年,作为“中国健美第一人”,马华成为中国健美运动的代名词和象征,后因白血病逝世,享年41岁。
有着“药中茅台”美誉的国药同仁堂,在2008年,其董事长张生瑜因心脏病突发逝世,年仅39岁。
中药在养生领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,并未挽留住少壮掌门人的生命。
秦始皇作为宇宙最强养生爱好者,为了寻找长生不老之法,三千童男童女创造出现在的大日本子小丸子国,虽说是传闻,秦始皇享年49岁是正史。普通老百姓只要不饿死,基本也能撑到秦始皇这把年纪。
假如,梅先生的基因里显示40岁时肠癌爆发,结果梅先生自己养生得当,多活19年,直到59岁才因肠癌逝世,算不算养生的功劳?
假如,梅先生的基因里显示到80岁出现肠癌,结果梅先生过度养生,长期过度服用保健品,长期反自然规律的对待身体,减少了21年寿命,这是不是养生的害处?
站在反方的人,拿出了很多例子说明胡吃海喝抽烟喝酒活到99的案例,最著名的是张学良,过百岁。
养生到底好不好?很难说,但是长期用保健品肯定不好!
现代社会,科技已经较为发达了,大家都学过基础科学的常识。那些所谓的保健品,打着营养、无毒副作用的旗号,却难超越能量守恒,那些过度集中的元素进入体,破坏体内自己的能量平衡,怎么可能没有副作用?
平常饮食均衡,就已经满足了对各类营养的需求。比如,虽然维生素的副作用很少,超出计量单位的补充,长期破坏体内的生态平衡,医生说是安全范围,但医学真的到了读懂人体的层面吗?
统计学里的百岁老人,99.99%的人并没有养生概念,只是活着活着怎么还没死,然后编造出一些莫名其妙的“长寿秘诀”,安慰怕死的人有方法多活几年。
今天往前推算100年,1919年前后出生的百岁老人,从1919年到1980年,长达半个多世纪都生活在饥寒交迫穷困潦倒之中,他们活到60岁才迎来改革开放的春风,之前哪有功夫养生?怎么解释又活了40年?甚至未来更长寿。
我所理解的养生,绝对不是保命,而是惜命。
养生人士动不动就是辟谷绝食、坐禅修行,意志上可能自嗨了,但是生理累不累?微观上有没有异常,只有他们的身体知道。
能吃的不能吃的,稍微都尝试一点点,别克制,别贪嘴,身体对于营养元素和毒素有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免疫,才能张弛有度、进退有序。
养生人士给自己制定的条条框框,看似对自己有益,为了维持框框,却要违背生理需要、违背自然规律、违背人性、违背各种本该随意的状态。